制浆造纸自始至终都是混合物体系,其中含有许多易起泡的物质,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许多种易起泡的表面活性剂,而且在混合体系中物质之间的反应也有表面活性剂生成。如碱法制浆中就有许多皂化物的生成,所以在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稳定的泡沫。
泡沫对于纸浆工程来说,它的产生和存在会严重地影响浆料的洗涤、筛选、漂白、打浆的正常操作,阻碍着这些工序设备效能的正常发挥。
泡沫对于造纸工程影响更大。纸料中存在有泡沫,会使流浆箱的浓度波动,使纸料流动状态不稳定;它能封闭湿纸幅表面上的微孔,造成网部脱水困难,使纤维和未分散的填料在网部凝聚,影响纸幅的匀度。泡沫还会形成浮浆,使纸料上网出现团块,严重时造成断头。
抄造纸板时,泡沫存在于纸板层之间,降低了其层间结合强度,泡沫还会使纸或纸板产生泡沫孔、泡沫斑、树脂斑等等纸病。
三而造纸专业研发生产各类纸托助剂,已通过欧盟环保认证,SGS认证,产品环保无du,为您的生产做保驾护航,欢迎致电三而造纸,我们将给您带来放心优质的产品及服务。
泡沫的产生及消泡原理1泡沫的产生
一般而言,纯水和纯表面活性剂不起泡,这是因为它们的表面和内部是均匀的,很难形成弹性薄膜,即使形成亦不稳定,会瞬间消失。但当溶液中有表面活性剂的存在,空气进入溶液,水中的空气被周围的液体包围而形成水中气泡。
气泡形成后,由于分子间力的作用,其分子中的亲水基和疏水基被气泡壁吸附,形成规则排列,其亲水基朝向水相,疏水基朝向气泡内,从而在气泡界面上形成弹性膜,其稳定性很强,常态下不易破裂。
2消泡机理
消泡作用分“抑泡”、“破泡”两种形式,但统称为消泡剂。
当体系加入消泡剂后,其分子杂乱无章地广布于液体表面,抑制形成弹性膜,即终止泡沫的产生。当体系大量产生泡沫后,加人消泡剂,其分子立即散布于泡沫表面,快速铺展,形成很薄的双膜层,进一步扩散、渗透,层状入侵,从而取代原泡膜薄壁。
由于其表面张力低,便流向产生泡沫的高表面张力的液体,这样低表面张力的消泡剂分子在气液界面间不断扩散、渗透,使其膜壁迅速变薄,泡沫同时又受到周围表面张力大的膜层强力牵引,这样,致使泡沫周围应力失衡,从而导致其“破泡”。不溶于体系的消泡剂分子,再重新进入另一个泡沫膜的表面,如此重复,所有泡沫,全部覆灭。
3消泡剂的组成
消泡剂的任务:破坏气泡表面液膜,阻止泡的形成和促使泡的破灭。消泡剂用于大泡,微泡需脱气、消泡一起使用。
常规消泡剂由以下组分组成:
活性物质:起破泡消泡作用,表面张力小。代表物有动植物油、疏水二氧化硅、高JI醇等。
扩散剂:润湿乳化剂,保证消泡微滴扩散接触到气泡膜并铺展。有壬(辛)基酚聚氧乙烯醚、皂盐等。
载体:有助于活性物质和起泡体系结合,易于分散到起泡体系,把两者结合起来,其本身表面张力低,有助于抑泡,且可以降低成本。
MPO消泡剂
1.性状
MPO消泡剂是一种聚氧烯烃脂肪醇醚,属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。
2.制备原理
MPO消泡剂是以脂肪醇为起始剂,KOH为催化剂,由环氧bing烷开环聚合及环yang乙wan加聚而成。MPO聚醇醚的聚合一般可采用二种方法。以环氧bing烷开环聚合为例:一种是分批加法,即把脂肪醇、一环氧bing烷、KOH一起加入聚合釜中,搅拌、加热升温至反应温度,直至整个反应结束;另一种是滴加法,即把脂肪醇和KOH加人聚合釜中搅拌、加热升温至反应温度,然后多次将环氧bing烷加入聚合釜反应。分批加法的特点是操作不当易产生爆聚。滴加法的特点是操作安全,不易产生爆聚,但聚合温度较高,操作较麻烦。MPO聚醇醚采用分批加法进行聚合比较合适。
姓名: | 汪工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8938231365 |
业务 QQ: | 896168424 |
公司地址: | 东莞市中堂镇吴家涌村北王公路39号东侧 |
电话: | 0769-88118030 |
传真: | 0769-88118030 |